-
存储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正常运行状态
- 性能指标介绍:数据中心存储系统有多个关键性能指标,包括存储容量、读写速度(I/O 速度)、响应时间和数据可用性等。存储容量是指存储系统能够容纳的数据量大小,例如一个数据中心的存储阵列可能具有数 PB(1PB = 1024TB)的存储容量。读写速度衡量的是数据存储和读取的快慢程度,通常以每秒输入 / 输出操作数(IOPS)来衡量。响应时间是指从存储系统接收到请求到完成该请求所花费的时间。数据可用性则是指数据能够被正常访问的时间比例,一般要求达到 99.99% 以上。
- 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性能:在正常情况下,存储系统根据数据中心的业务需求平稳运行。例如,在一个企业级数据中心,存储系统的读写速度可能保持在较高水平,如对于固态硬盘(SSD)存储阵列,其读写速度可以达到数十万 IOPS,响应时间可能在几毫秒以内,能够快速地为服务器提供数据支持,满足用户的访问请求,数据可用性也能维持在设计要求的高水准。
-
DDoS 攻击对存储系统性能的直接影响
- 带宽占用与读写速度下降:DDoS 攻击会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,存储系统依赖网络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。当网络带宽被攻击流量占据时,存储系统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会受到严重影响。例如,原本每秒可以进行 10000 次读写操作(10000IOPS)的存储系统,在遭受 DDoS 攻击后,由于带宽不足,读写速度可能会下降到 2000IOPS 以下。这就好比一条高速公路被大量非必要车辆占据,正常车辆的行驶速度就会大大降低。
- 请求队列拥堵与响应时间延长:大量的 DDoS 攻击请求涌入存储系统,会导致存储系统的请求队列拥堵。存储系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处理请求的,当攻击请求堆积时,正常的请求就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处理。例如,正常情况下响应时间为 5 毫秒的存储系统,在遭受攻击后,响应时间可能会延长到几十毫秒甚至几秒,这会让用户明显感觉到系统的响应变慢,就像在超市结账时,突然来了很多插队的人,正常顾客的结账时间就会变长。
-
DDoS 攻击对存储系统性能的间接影响
- 存储系统负载不均衡:DDoS 攻击可能导致数据中心内部分服务器承受大量攻击流量,而其他服务器相对空闲。由于存储系统是为整个数据中心服务的,这种服务器负载的不均衡会导致存储系统的负载也不均衡。例如,受到攻击的服务器频繁地向存储系统发送大量无效请求,而其他正常服务器的请求可能被延迟处理,使得存储系统的某些存储区域或存储设备过度使用,而其他部分则未得到充分利用,影响整体性能。
- 备份和恢复系统受阻:数据中心存储系统通常有备份和恢复机制,用于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。然而,在 DDoS 攻击下,网络带宽和存储系统资源被大量占用,备份和恢复操作可能无法正常进行。例如,原本计划在夜间进行的数据备份,因为白天遭受 DDoS 攻击导致存储系统和网络资源紧张,备份工作无法按时完成。而且,如果存储系统的数据被破坏,在攻击环境下,恢复数据的效率也会大大降低,延长数据不可用的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