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节点探测结果 |
| 成功:一个探测点一次探测响应时间小于阈值(见监控项目高级设置),且响应码不在error列表(见附2)。 |
| 异常:一个探测点一次探测响应时间大于等于阈值,或响应码在error列表。 |
| 整体探测结果 |
| 故障:一次探测中,每个节点都异常则判断为故障。 |
| 警告:一次探测中,异常节点数达到用户设置的告警阈值(见监控项目高级设置),但非全部节点异常。 |
| 正常:一次探测中,异常节点数在用户设置的告警阈值以下。 |
| 恢复:故障或警告发生后,直到某一次探测结果中有至少(N-M+1)个节点探测正常,则恢复。其中,N为节点总数,M为异常节点阈值。 |
| 可用率 |
| 可用率=非故障探测次数/总探测次数*100%。 |
| 异常状态占比 |
| 异常状态占比=所有节点探测异常次数/所有节点探测总次数。 |
| 每节点总响应时间(HTTP监控) |
| 每个节点每次探测各环节(DNS解析时间、SSL握手时间、服务器响应时间、内容下载时间)响应时间之和。 |
| 每节点平均响应时间(PING监控) |
| 每个节点每次探测所有探测包响应时间之和的平均值。 |
| 每次探测总平均时间 |
| 所有节点响应时间之和的平均值。 |
| 附1:响应时间最大值 |
| HTTP/HTTPS:节点响应码在error列表且无实际响应时间时,将响应时间看做120000ms。 |
| PING:节点丢包时,将响应时间看做3000ms。 |
| 附2:错误类型 |
| error:DNS解析失败 |
| error:IP地址为内网IP,不支持内网探测 |
| error:Unexpected EOF |
| error:响应时间超过设定阈值 |
| error:打开的文件过多 |
| error:无效参数 |
| error:无法分配请求的地址 |
| error:无法路由到主机 |
| error:服务器响应状态码错误 |
| error:服务端连接重置 |
| error:目标地址不可达 |
| error:端口必须为整数 |
| error:网络不可达 |
| error:节点平均响应时间超过阈值 |
| error:节点错误率超过阈值 |
| error:设置关键字匹配成功 |
| error:请求超时 |
| error:连接被对方复位 |
| error:连接被拒绝 |
| error:连接超时 |
| error:非标准HTTP协议返回 |